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蘑菇影視金瓶梅觀看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蘑菇影視金瓶梅觀看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呼蘭河傳》寫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你怎么看?
《呼蘭河傳》作者蕭紅,原名張迺瑩,1911年出生,1942年去世,被譽為“30年代文學洛神”。在魯迅支持下發表小說《生死場》出名,其一生短暫孤苦。《呼蘭河傳》是她生前最后一部作品,寫于香港。矛盾評價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全書共7章,可以按兩部分閱讀。
第一部分:
第一章寫作者家鄉呼蘭河,1920年代的呼蘭小城,嚴冬封鎖大地,滿地都是裂口,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十字街,從十字街首飾店、李永春藥店、東二條街的火磨,到龍王廟里的小學,一幅眾生相浮現筆端。
第二章講了呼蘭河的風土人情,從跳大神開始,七月十五盂蘭會,呼蘭河上放河燈,野臺戲子唱戲,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帶讀者走進了呼蘭河這座小城人們精神世界,真實反映了當時東北小城民眾的生活狀態
第三章,蕭紅寫到了自己的家,充滿她童年全部樂趣的張家花園,還有疼愛自己的祖父,祖父教她念詩,給她燒小豬、燒鴨子,在祖父的呵護下,蕭紅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
第二部分:
從第四章開始,蕭紅的筆調轉換,文中多處用我家的院子是荒涼的,我家是荒涼的,用荒涼詮釋生與死的麻木,人與人之的冷漠。
第四章講述了團圓媳婦的故事,一個成天樂呵呵的12歲的女孩被家里賣來當媳婦,就因為不怕生,遭到婆家一頓頓毒打,被折磨成黃瘦的病人,沒有送去治病,而是用了各種土方法,被庸醫、云游真人、跳大神不斷折騰,最后被生生的折騰到死。
第五章,蕭紅講了她的有二伯,一個老光棍,性情古怪,不與人交流,卻喜歡同石頭、麻雀、黃狗聊天,遭受凌辱去跳井和上吊,反而成為眾人的笑料。
我記得這本書里有一段特別有趣的故事,講了蕭紅與她的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干活,生活充滿了樂趣。如:蕭紅在后園里摘了一束玫瑰,給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卻渾然不知,還說:“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聞見。”從這能看出祖父非常疼愛蕭紅。其中,這個小城的東二街道的六七尺深的大泥坑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不下雨那泥漿好像粥一樣,下了雨,這泥坑就變成河了。在那個大坑里淹死過許多人、豬、狗、貓、馬。那個大坑家家戶戶都知道,就是沒有說把這個坑填平。
在那個年代,人們不管多么善良,心里也有那些百害而無一利的舊思想,土辦法。文章的開頭覺得還是非常輕松的、非常好的。但是,讀到后面,會覺得越來越沉重。在結尾的時候,蕭紅寫了她的祖父已經死了,而后花園正正的主人也不見了,讓我讀了,覺得更加難過、悲傷。
蕭紅在書中用了大量的筆墨寫了她和祖父之間發生的事,而對其它事情幾乎只是一筆帶過,在蕭紅心中,也許永遠記住這些事,就是對祖父表達感恩的最好行動吧。
看到這本書就想到自己小時候,父母因為工作原因,把我放在了姥姥姥爺家里,在那里我度過了我的童年生活。因為是在農村,每個季節都會有下地干活的機會,跟著姥爺放牛,跟著舅舅割麥子、刨芋頭,跟著姥姥在麥場里裝麥子……雖然當時感覺自己活得很苦逼,但是現在長大了會想起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快樂呢?!
《呼蘭河傳》是民國時期著名女作家蕭紅在香港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全書共十萬余字。1940年9月1日開始在香港"星島日報”連載,同年12月27日載完,1947年由"寰星書店"出版單行本(初版)。解放后的最新版本是2005年由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茅盾作序。
《呼蘭河傳》主要內容是以作者自已童年生活為線索,回憶自已生活在黑龍江呼蘭小縣城里所遭遇的一些愚昧,落后,而有趣的生活瑣事,形象地反映出故鄉呼蘭小城當年的社會風貌及人情百態,無情地揭露和批判了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所造成的種種陋習,深刻展示出二十世紀十年代中國北方農民落后的生活現狀和精神面貌。全書由作者多個
童年小故事連串而成,趣而幽默。特別有趣的是呼蘭縣城當街有一個大泥坑,深六,七尺,淹死過豬狗,悶死過雞鴨,下雨天常常弄得人仰車翻,而愚昧的人們從沒想過填平它,而是站在坑邊看熱鬧。小縣城里生活的人們由于貧窮落后而愚昧無知,生孩子都要求神問卦,特別喜歡看"跳大神",有病了不知道求醫,而"洗開水澡",以致小團圓媳婦在被開水燙了三次后,痛苦地死去……
《呼蘭河傳》是作家蕭紅自傳體的長篇小說,其中有作者對童年歡樂生活的回憶和留戀,但更多的是則痛苦和寂寞。作家茅盾曾在該書"序"中評價:《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曲凄婉的歌謠。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封筆"之作,只隔了一年的1942年1月22日,這位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多作家蕭紅在香港病逝。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蘑菇影視金瓶梅觀看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蘑菇影視金瓶梅觀看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